從“外貿內銷”看展會的作用
日期:2009-03-12
縱觀今年的各類專業展會,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從之前不參加國內各級機構主辦的展會出口型外貿企業,轉為放低身架紛紛亮相大型品牌展會。這是自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后,出口企業的日子變得很艱難。而為了生存,這些企業開始將目光瞄向國內市場。而參加展會則是其迅速進入國內市場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徑。
于是,很多展會頻頻出現外貿企業的身影。但筆者在展會現場發現,盡管這些企業擁有國際上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產品,但參展時卻過于低調。多是藏身于眾多展位中,卻只有一個標準展位,擠滿款式繁多的產品,如果不是專業人士,很難發現這些企業的展品曾經在海外市場上的無限風光。可事實上,國內的消費者對外貿企業的產品鐘情度非常高,此前苦于這些產品不在國內市場銷售。
當然,外貿企業的產品要在國內銷售,除要理順銷售渠道外,還要與終端消費者進行零距離的接觸。近日,在北京舉辦的首場“外貿大集”,實現了一次自出口受阻之后,首次面向市民零售。嚴格地說,這些昔日主要出口歐美市場,年出口額上億美元的企業,面對國內的零售市場還需要一個心理轉變的過程,但不可否認的是,國內市場的需求不可小視。為此,“外貿大集”的組織者接下來將根據出口企業比較集中的區域,舉辦地方外貿專場。而此舉也吸引了大型商場、超市采購商們的高度關注。也就是,今后將有很多外貿商品將有可能通過大型商場和超市和消費者見面。
由此可見,外貿企業迫切需要一個平臺,以盡快讓其產品進入國內市場。而展會就能承擔這樣的一種責任,各類展會的組織者可以根據我國外貿企業的特點,在展會上特別設立“外貿企業專區”、或“區域性外貿企業專區”,以此推動外貿企業內銷市場更快地推進。
(責任編輯:本站 )
聲明:本網轉載作品一般注明出處,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并非出于本網故意,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會加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