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季飛委員:加大振興展覽業扶持力度 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日期:2009-03-12
“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展覽業的負面影響日漸突顯,中國政府應加大振興展覽業的扶持力度,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貿促會會長萬季飛在全國政協第十一屆二次會議小組討論時,從行業發展和經濟拉動的高度指出了時下振興會展業的緊迫性。 展覽現狀:出國展縮水 外貿減少80億美元 萬季飛說,2007年下半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迅速蔓延,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也明顯加大,企業經營困難加劇。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展覽業的負面影響開始日漸突顯。在出國(境)展覽方面,2008年,在由中國貿促會展覽管理辦公室批準的1881項出國舉辦經濟貿易展覽會計劃中,最終實施的只有1103項,實施率為59%,與2007年相比下降4%;2008年上半年出展計劃實施率為61%,下半年則迅速降至56%。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部分已經報名參加境外專業展覽會甚至繳納了展位定金的企業相繼退展。2009年上述出國展覽會中將有近50個停辦、緩辦或較大幅度壓縮規模,預計由此直接導致出口減少近80億美元。 在境內展覽方面,由于我國企業特別是作為參展主體的中小企業面臨利潤降低、資金短缺等困難,不得不壓縮參展開支,甚至取消參展計劃,導致境內展覽會數量減少、規模縮小、效益下降。同時,由于很多國家和地區市場低迷,部分企業資金緊張甚至破產,海外來華參展的企業和采購商減少。 中外對比:展覽收入GDP比重落后于德美等國 眾所周知,全球經濟的大融合,展覽業的興起推動了世界貿易的快速發展。在工業和商貿發達的德國,展覽業的發展不僅鞏固了其工業大國在世界的品牌地位,還成為影響世界展覽經濟發展的橋頭堡。 有統計顯示,德國會展業總收入約占其GDP的0.2%左右,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緊隨其后,而中國展覽業總收入約占GDP的比重不到0.05%。在德國,展覽公司每年營業額達25億歐元,參展商和觀眾消費約100億歐元,展覽業創造25萬多個就業機會,每年為國民經濟貢獻230億歐元。為了保證展覽業的可持續發展,德國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為展覽設施改造和擴建投資達2億多歐元。 萬季飛指出,21世紀以來,中國展覽業發展迅速,無論是展覽會的數量還是質量都發生了質的變化,辦展主體不斷增多,展覽場館規模不斷擴大,為各相關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國務院提出要大力發展“會展等商務服務業”,許多省市都已將會展經濟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扶植。 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全國舉辦的展覽會超過3000個,直接收入達140億元人民幣,由此帶動相關行業收入近1300億元,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中國貿促會在第五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上發布的《2008年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報告》,2008年中國展覽業呈現出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行業發展更加規范、政策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場館建設重拾升勢、業內交流異常活躍、教育培訓市場穩步發展等態勢。 建議及對策:政府應加大振興會展業的扶持力度 萬季飛說,展覽會是為數較少的可同時帶動投資、消費和外貿,從而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產業之一。在當前形勢下,發展展覽業對應對金融危機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許多地方政府都從政策、資金等方面扶持當地展覽業發展。但從國家層面來看,目前尚無扶持展覽業的政策。考慮到發展展覽業對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重要意義,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從資金、政策方面對辦展單位、參展企業給予支持,扶持展覽業平穩渡過難關,為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第一,加大對展覽業財政補貼。該補貼主要用于宣傳推介中國展覽業,鼓勵辦展單位擴大辦展規模,提高辦展水平,提升服務質量,增進展覽業國際交流。如用于組織中國優秀展覽項目的組織者赴美國、日本、德國、巴西、俄羅斯、南非等地舉辦宣傳推介活動;根據國家產業結構升級戰略,對鋼鐵、汽車、船舶、石化、輕工、紡織、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重點行業的優秀展覽活動給予財政扶持;用于鼓勵舉辦不同層次的展覽業交流活動;用于加大對展覽行業公共服務的支持力度等。 第二,為組展單位和參展企業提供減稅優惠政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行結構性減稅”。為辦展單位減稅,不僅將減輕組展單位和參展企業的負擔,鼓勵其積極做好展覽工作,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為經濟平穩發展作出貢獻,同時也將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刺激消費,進一步擴大內需。 第三,盡快成立全國展覽業協會。我國展覽業發展最為突出的問題是缺少統一協調、管理和服務的機制。當前,展覽業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金融危機影響日益加深,亟需成立全國性的行業組織,統籌協調、整合資源、加強行業凝聚力、提高行業競爭力,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而全國展覽業協會遲遲未能成立,已對中國展覽業科學發展造成明顯的不利影響。 第四,編制《中國展覽業發展規劃(2010-2014)》。為推進全國展覽業規范有序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展覽業在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方面的積極作用,為行業應對金融危機挑戰指明方向。 第五,加大對中國舉辦和參加世博會的支持力度。建議國家進一步提高對世博會的重視程度,對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展示運營等方面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對中國參加2012年韓國麗水世博會和2015年意大利米蘭世博會提供更充足的資金保障。 時下金融危機炙烤著中國企業,萬季飛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對上述建議給予積極考慮和支持,切實幫助相關行業和企業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更好地實現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目標。
(責任編輯:本站)
聲明:本網轉載作品一般注明出處,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并非出于本網故意,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會加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