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id="6wycm"></input>
    <abbr id="6wycm"><source id="6wycm"></source></abbr>
    <abbr id="6wycm"><source id="6wycm"></source></abbr>
    <li id="6wycm"><dl id="6wycm"></dl></li>
    資訊首頁  經濟熱點 民營經濟 浙江股市 區域發展 專業市場 企業動態 統計數據 浙江產經 浙江樓市

    把歷史典故化為有形文化 常山打造“四賢文化墻”

    作者: 時間:2013年07月24日 信息來源:衢州新聞網

         浙江在線07月24日訊 “爺爺,這是什么?”“這是‘四賢文化墻’,這位是‘常山四賢’中的趙鼎。”7月22日上午,在常山縣城北趙家坪810米長的山體堡坎旁,3歲的小胖指著一塊石畫好奇地問。正在一旁指揮工人們搞石畫清潔和坎邊衛生的浙江省優秀民間藝術家、衢州市收藏協會副主席曾令兵告訴筆者:目前,“四賢文化墻”已制作完成并全部上墻,共有石畫94塊,其中包括趙鼎圖譜55塊、“四賢”詩詞20塊、義救賢良10塊、“四賢”典故9塊,每塊石畫均為長1.7米、高2.8米的石刻,分別采用影雕石刻、砂巖浮雕二種方式壁雕而成。

        “常山趙鼎的故事,很有意義。”該縣文廣局局長畢建國介紹,最初在討論文化墻主題和場地時,大家紛紛想到了“常山四賢”的故事和趙家坪810米長的山體堡坎。

        南宋時期,趙鼎、范沖、魏矼和翁蒙之等4位政治人物,都和常山有著特殊的關系,后人稱其為“常山四賢”。趙家坪因南宋時期有一批趙氏后人移居這里而得名,而魏矼和范沖的后代分別集中在距趙家坪不遠的上埠村和徐村村。趙鼎、范沖、魏矼三人因政見相同,意氣相投,南宋建炎年間又曾同在常山黃岡山(今何家鄉黃岡村后)的永年寺隱居。基于“四賢”忠義清廉、憂國思民的高貴品質,歷來倍受后人推崇,趙家坪又正是“四賢”當年曾游歷與詠詩唱和之地。在趙家坪打造“四賢文化墻”適時適境,采用文化墻形式展示傳播先賢高義之節,彰顯地方人文風采,這不僅是一項傳承歷史文化的惠民工程,而且為城市增添一道靚麗的人文景觀,同時把歷史典故化為有形文化。

        “‘四賢’中,最難表現的就是趙鼎,從8歲開始一直到63歲,臉型不能改,胡子長短、表情、服飾都有講究。”曾令兵表示,他家中藏有的上萬本反映南宋時期的連環畫,這成了自己寶貴的資料庫。文字腳本則由文字功底深厚又特別了解、熟悉歷史典故的縣社科聯主席王有軍負責撰寫。

        “為了趕進度出精品,每天晚上,我和王有軍、畢建國三個人都要聚在一起相互提出修改意見,對當天創作的初稿改了又改,直到完美為止,即使有時忙到半夜,大家也不覺得累。”去年底,曾令兵終于完成連環畫的初稿,之后經過2個多月的修改,今年3月底連環畫最終定稿。

        石畫創作完成,施工又成了一大問題。因為每幅石畫有1.7米長、2.8米高,每塊石頭至少需要6個人才能抬得動。而為了力求畫面完整,尤其人物臉部不能出現裂痕,整塊石頭的制作、運輸和安裝都要小心翼翼。這不僅嚴重影響了進度,也讓施工人員感覺困難不小。縣里的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困難迎刃而解,終于,歷時3個多月,94塊石畫全部完成制作上墻,“四賢文化墻”得以全面竣工。

    • 39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權和免責聲明:
    1.凡注有“浙江民營企業網”的文章,均為浙江民營企業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
    2.未注明來源或轉載自其他媒體的文章,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認為文章有可能損害您的利益或知識產權,請與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監網監

    浙ICP備11047537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门源| 虎林市| 象山县| 自治县| 望都县| 三明市| 怀安县| 罗江县| 墨竹工卡县| 宁明县| 榆树市| 台中市| 徐闻县| 吐鲁番市| 龙山县| 呼伦贝尔市| 调兵山市| 龙游县| 海阳市| 化德县| 抚远县| 图木舒克市| 沁源县| 神木县| 天台县| 双峰县| 准格尔旗| 剑阁县| 宣城市| 台州市| 乌什县| 尖扎县| 蒙阴县| 蓬莱市| 鞍山市| 昌图县| 庆阳市| 凯里市| 海安县|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