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id="6wycm"></input>
    <abbr id="6wycm"><source id="6wycm"></source></abbr>
    <abbr id="6wycm"><source id="6wycm"></source></abbr>
    <li id="6wycm"><dl id="6wycm"></dl></li>
    資訊首頁  財富故事 創業報道 創業榜樣 創業政策 網絡創業 理財課堂 創業手冊 創業項目 前車之鑒 資本動態 學生創業

    記?。簺]有借口 借口是不成功的理由

    作者: 時間:2020年06月22日 信息來源:

       記住:沒有借口 借口是不成功的理由

     
      借口是不成功的理由。正如認識到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會給予人們力量一樣,總是尋找借口的心態讓人們都變成了受害者。他們抱怨自己兒時的經歷、碰上不好的老師,也責怪制度、基因或信息不足。
     
      找借口的最大問題在于,一旦你習慣了找借口,你就不愿意去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 你變成了一個受害者,而非一個力量和影響力的中心,因為你的力量被奪走了。
     
      我們中的很多人都見過偉大的成功恰恰產生于那些讓失敗者們歸因于此的環境。事實上,我們最偉大的故事,都是講述人們如何從最艱難的環境中克服重重困難,最終走向成功的。從羅伯特·布魯斯(Robert Bruce)的事跡到《白牙》(White Fang)到《洛奇》(Rocky),我們的歷史和文學都充滿了有關人類意志力的激動人心的故事。
     
      當代管理者們可能在一天中要消耗很大一部分時間用來區分借口和理由。
     
      “我沒有按時交報告,是因為我無法把這個項目組的所有成員及時集中起來。”
     
      聽到這句話,你會作何反應?管理者們聽到的是一個借口,還是一個切實的理由?事實是,到底是借口還是理由并不重要,反正報告已經交遲了。在一個組織中,真正需要的不是探求失敗的“合理性”,而是采取更積極、更負責任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以產生結果。員工養成找借口的習慣才是真正的問題。如果你是從一個平時很負責任的人那里聽到的這句話,你也許會傾向于說:“那的確是個理由。”而如果是別人這么說,你就會判斷,那只是個借口。然而,一個簡單的事實是,你也許從來不會從一個真正負責任的同事那里聽到這樣的話。負責任的人從來不在尋找借口上浪費時間。
     
      一個被手下的“借口”搞得不勝其煩的經理在辦公室里貼上了這樣的標語:“這里是 無借口區 。”他宣布9月是“無借口月”,并告訴所有人:“在本月,我們只解決問題,我們不找借口。”一個顧客打來電話抱怨該送的貨遲到了,物流經理說:“的確如此,貨遲了。下次再也不會發生了。”隨后,她安撫顧客,并承諾補償。掛斷電話后,她說自己本來準備向顧客解釋遲到的原因,但想到9月是“無借口月”,也就沒有找理由。后來,這位顧客向公司總裁寫了一封信,評價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所得到的出色服務。他說,沒有聽到千篇一律的托詞令他感到意外和新鮮,他贊賞公司的“無借口”運動。
     
      找借口的習慣塑造了一批對自己的無助和受害者命運“堅信不移”的人。如果讓他們承擔責任,那么就只限于那些容易控制的因素和事情,比如接受命令、填寫表格或者按照書本操作。
     
      借口、悲觀主義和無助感總是相伴而行。找借口也許是一種癥狀,悲觀和無助則是潛在的習慣和感覺。無論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這些要素總是會一起出現。我們相信,它們是個人責任感的敵人,也是成功的敵人。
     
      選擇指責別人或把失敗的理由歸結于別的因素會給人一種輕松感 似乎你的所作所為不會被追究,你不必再自己面對問題的責難,你也不是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換句話說,一旦你逃避責任,就是和你所在世界的其他人脫離了聯系。這種行為降低了人的社會性,使人們變得軟弱無力。它只能讓情緒獲得短暫的放松,卻絲毫無助于長期問題的解決。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承擔責任”這種觀念其實在我們的社會中并不像大多數人想象的那樣流行。肩負責任是困難的。如果你與這個世界聯系,并向世界做出某種承諾,你就要做出艱難的決定,并應付隨之而來的問題。然而,對承擔責任的回報將是長期的自信、被尊重和有力量的感覺。
     
      文章摘抄于:《責任制造結果》 作者:(美)杰拉爾德·W·福斯特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0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權和免責聲明:
    1.凡注有“浙江民營企業網”的文章,均為浙江民營企業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
    2.未注明來源或轉載自其他媒體的文章,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認為文章有可能損害您的利益或知識產權,請與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監網監

    浙ICP備11047537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将乐县| 曲阜市| 剑川县| 缙云县| 建德市| 台东市| 永吉县| 太仓市| 南昌市| 哈尔滨市| 淮南市| 沾益县| 惠州市| 黑龙江省| 托里县| 高碑店市| 吴旗县| 丰顺县| 麻栗坡县| 丰顺县| 东山县| 青海省| 社会| 和田市| 秭归县| 临江市| 南郑县| 扶沟县| 望都县| 错那县| 永春县| 宝坻区| 汝城县| 南澳县| 宜良县| 盘山县| 遂川县| 临澧县| 靖西县| 固镇县|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