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id="6wycm"></input>
    <abbr id="6wycm"><source id="6wycm"></source></abbr>
    <abbr id="6wycm"><source id="6wycm"></source></abbr>
    <li id="6wycm"><dl id="6wycm"></dl></li>
    資訊首頁  經濟熱點 民營經濟 浙江股市 區域發展 專業市場 企業動態 統計數據 浙江產經 浙江樓市

    培育壯大“互聯網+”消費新動能

    作者: 時間:2020年03月31日 信息來源:

      人民日報:培育壯大“互聯網+”消費新動能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互聯網++”消費升級,以遠程辦公、在線醫療、在線教育以及生鮮網購等為代表的“互聯網+”新消費快速發展。
     
      3月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升級消費,須順應“互聯網+”消費發展新趨勢,加快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舉措,培育和釋放新的發展動能。
     
      目前,我國“互聯網+”消費呈現向縱深拓展的新趨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云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改善了“互聯網+”消費的客戶體驗,增強了消費者線上消費的黏性。比如,消費者為了防控疫情減少出門,線上購買大幅增加,對網購生鮮的接受度明顯提高。
     
      同時,由于有了智能化的物聯網保障,消費者對配送不及時導致商品質量問題等的擔憂也得以緩解。二是線上消費領域進一步拓展,從原有的實物消費、居民消費加速向服務消費、生產領域延伸。
     
      如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金融、遠程辦公等的滲透率都有較大幅度提升。這些新趨勢表面上看是疫情催生的,更深層次看則是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消費逐步升級的結果,是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移動互聯網加速普及的結果。
     
      因此,這些“互聯網+”新消費并非短期現象,而是具有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的堅實基礎和有利條件。
     
      與以往的消費拓展升級不同,這一輪“互聯網+”新消費帶有明顯的數字化轉型特征,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生產生活的一次融合改造,產生的影響更為深遠。培育壯大這些新型消費,不僅有助于緩解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而且有助于在中長期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內生動力。將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危化為發展之機,把握好“互聯網+”新消費的趨勢,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升級消費,應在以下幾方面努力。
     
      發揮各類企業和服務機構的主體作用。充分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對企業管理流程、商業模式等進行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改造,在線上業態、線上服務方面實現更多創新和突破,促進線上和線下深度融合發展,提升生產和服務的效率與水平。
     
      協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擴大新型消費。疫情期間“互聯網+”新消費的釋放,對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既能擴大有效投資,又能促進新型消費。在規劃建設中,可以把克服“互聯網+”新消費發展面臨的軟硬件制約作為重點,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的建設布局,為加速釋放新型消費潛力提供支撐。
     
      研究制定針對性強的引導鼓勵政策。可以通過完善有關政策,為新型消費的孕育釋放營造更好環境。比如,為釋放在線醫療潛力,既要健全公立醫院考核評價體系,鼓勵其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診療服務;又要完善醫保政策,讓群眾在線上看病也能享受同等的報銷待遇。
     
      又如,為引導企業推廣在線辦公,對企業相應的信息化建設支出,可以考慮比照研發經費支出實施稅前加計扣除。
     
      統籌好開放應用場景與完善監督管理的關系。在這次防控疫情過程中,一些企業推出的健康碼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互聯網+”服務應用的巨大潛力。
     
      有關部門可以在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對企業有序開放更多應用場景。同時,針對應用場景增多、數據收集使用頻繁等情況完善相關監管制度,特別是完善數據確權、個人數據隱私保護等法律法規,解除消費者的后顧之憂。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0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權和免責聲明:
    1.凡注有“浙江民營企業網”的文章,均為浙江民營企業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
    2.未注明來源或轉載自其他媒體的文章,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認為文章有可能損害您的利益或知識產權,請與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監網監

    浙ICP備11047537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正县| 翁源县| 盈江县| 柯坪县| 浙江省| 平度市| 邳州市| 东平县| 安图县| 洪洞县| 华阴市| 桐城市| 宜城市| 阿勒泰市| 吉木乃县| 营口市| 宜阳县| 陆川县| 桐梓县| 饶平县| 道孚县| 聂荣县| 延吉市| 营口市| 靖宇县| 孟连| 武宁县| 南昌市| 乌鲁木齐县| 南通市| 抚宁县| 德江县| 新竹县| 呼伦贝尔市| 左云县| 嘉禾县| 沂南县| 勃利县| 阿克苏市| 江达县| 安多县|